top of page
2024 參展藝術家
吳建興
《 鐵殼蟬響III》|2023
也趣藝廊
1987 年生於台灣,現生活、工作於紐約及台北。他的創作涵蓋繪畫、複合媒材、空間裝置、錄像、雕塑和行為藝術等多個領域。作品善於運用日常物件,探索物件外在形態與內在能量的轉換和存續可能性。早期作品以「家」所建構的人際網絡和價值體系為主要創作理念,試圖透過藝術的方式尋找與台灣產業結構轉變和自身生活經驗的相似之處,為逐漸式微、凋零的產業尋找新的發聲權,讓它們在其他領域受到關注。
1987 年生於台灣,現生活、工作於紐約及台北。他的創作涵蓋繪畫、複合媒材、空間裝置、錄像、雕塑和行為藝術等多個領域。作品善於運用日常物件,探索物件外在形態與內在能量的轉換和存續可能性。早期作品以「家」所建構的人際網絡和價值體系為主要創作理念,試圖透過藝術的方式尋找與台灣產業結構轉變和自身生活經驗的相似之處,為逐漸式微、凋零的產業尋找新的發聲權,讓它們在其他領域受到關注。
Willy VERGINER
《 Rayuela (Moongirl) 》|2019
也趣藝廊
Willy Verginer (b.1957) 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布雷薩諾,於Art Institute of Ortisei就讀繪畫, Willy Verginer現在居住於義大利奧爾蒂塞伊。於2005年首次在特倫特的Castello藝廊展出風格迴異的作品,充滿人工色彩的壓克力顏料為具象雕塑帶來了獨特的塑膠感。這個大膽的嘗試開啟了他往後的藝術生涯,2011年他代表特倫提諾-上阿迪傑/南提洛地區受邀參加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 取材主題多為年輕的男女,包括青少年與孩童。他凍結、保存生命最充滿生氣的時刻,並以溫暖質調的木刻,配合壓克力顏料為細緻的雕像局部繪上對比強烈的色彩,以醒目的區塊,引領觀眾感受不同的體感形象。強烈的飄浮感是他作品中一大特色,重心完美平衡,讓雕像用一種動作中止的姿態矗立,彷彿時間停格。
Willy Verginer (b.1957) 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布雷薩諾,於Art Institute of Ortisei就讀繪畫, Willy Verginer現在居住於義大利奧爾蒂塞伊。於2005年首次在特倫特的Castello藝廊展出風格迴異的作品,充滿人工色彩的壓克力顏料為具象雕塑帶來了獨特的塑膠感。這個大膽的嘗試開啟了他往後的藝術生涯,2011年他代表特倫提諾-上阿迪傑/南提洛地區受邀參加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 取材主題多為年輕的男女,包括青少年與孩童。他凍結、保存生命最充滿生氣的時刻,並以溫暖質調的木刻,配合壓克力顏料為細緻的雕像局部繪上對比強烈的色彩,以醒目的區塊,引領觀眾感受不同的體感形象。強烈的飄浮感是他作品中一大特色,重心完美平衡,讓雕像用一種動作中止的姿態矗立,彷彿時間停格。
黃贊倫
《安妮》|2013
Avocado
1979 年出生於臺灣宜蘭,現工作生活於宜蘭與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近年個展包括臺北當代藝術館、關渡美術館、臺北國際藝術村,並獲邀參與如德國維特拉設計博物館五年國際巡迴展、義大利阿索洛國際藝術影展等國際大展,以及 V&A 博物館蘇格蘭丹地分館、聖彼得堡博物館、銀川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駁二藝術特區等國內外多個聯展。其創作聚焦於透過生物與機械合體/混種等議題,創造共存於跨物種間的新生命形態,以在自我認知與外在環境的多重辯證,以及個人面對科技化地各類系統隨之而來的各種技術規範底下,反思人類地欲望如何保有其存在的價值和能動空間。
1979 年出生於臺灣宜蘭,現工作生活於宜蘭與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近年個展包括臺北當代藝術館、關渡美術館、臺北國際藝術村,並獲邀參與如德國維特拉設計博物館五年國際巡迴展、義大利阿索洛國際藝術影展等國際大展,以及 V&A 博物館蘇格蘭丹地分館、聖彼得堡博物館、銀川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駁二藝術特區等國內外多個聯展。其創作聚焦於透過生物與機械合體/混種等議題,創造共存於跨物種間的新生命形態,以在自我認知與外在環境的多重辯證,以及個人面對科技化地各類系統隨之而來的各種技術規範底下,反思人類地欲望如何保有其存在的價值和能動空間。
董承濂
《Auspicious 88 - Treasure Vase of Blessing》|2021-2023
前波畫廊
董承濂是一位概念性的金工創作者、多媒體雕塑家,並自詡為社會商品(Socio-commodity)工程師。在他創立的studioDONG中,他帶領一個團隊製作富有經驗感的雕塑、物件和裝置,結合對材料和技術的深入了解,旨在引起觀眾超越視覺的體驗。
董承濂是一位概念性的金工創作者、多媒體雕塑家,並自詡為社會商品(Socio-commodity)工程師。在他創立的studioDONG中,他帶領一個團隊製作富有經驗感的雕塑、物件和裝置,結合對材料和技術的深入了解,旨在引起觀眾超越視覺的體驗。
林書楷
《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承載的重量》|2023
德鴻畫廊
1983年出生於台灣台南,2007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2012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美術創作碩士班。現居住並創作於台南。
創作者自然地將空間視為內容物,甚至將其轉化為實質的物件,以記憶中的物質作為靈感,面對獨特的成長記憶和時空,他將父親的職業融入到自己的陽台城市系列中,即父親在傳統鑄造模具工廠的親身經歷。他改造和轉化了用於工業用途的木工盒子和模具,創作出像「陽台城市語錄—積木城市」這樣的作品,同時表達了對陽台城市系列、夕陽工業和家庭記憶的連結與辯證。
1983年出生於台灣台南,2007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2012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美術創作碩士班。現居住並創作於台南。
創作者自然地將空間視為內容物,甚至將其轉化為實質的物件,以記憶中的物質作為靈感,面對獨特的成長記憶和時空,他將父親的職業融入到自己的陽台城市系列中,即父親在傳統鑄造模具工廠的親身經歷。他改造和轉化了用於工業用途的木工盒子和模具,創作出像「陽台城市語錄—積木城市」這樣的作品,同時表達了對陽台城市系列、夕陽工業和家庭記憶的連結與辯證。
陳昱榮
《跨越虛幻之海》|2023
德鴻畫廊
出生於台灣台南,擁有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的碩士學位,主修多媒體作曲。其作品主要聚焦於當代作曲、表演藝術、實驗即興和多媒體裝置。目前正在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創作與理論的博士學位。
陳昱榮近期的大部分藝術作品源於空間、個人情感和相關經歷。他的藝術作品通常包含現成物品,成為自我情感敘事的一部分。在開發作品的過程中,他通過收集和分析大量材料,作為創作概念的基礎。跨域經歷使他使用的創作媒材極為多元開放。近期,他的焦點在於視覺和聲音在空間中的互動,也故意強調日常生活中微妙變化,透過聲音和視覺手段將隱藏的訊號呈現在空間中。
出生於台灣台南,擁有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的碩士學位,主修多媒體作曲。其作品主要聚焦於當代作曲、表演藝術、實驗即興和多媒體裝置。目前正在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創作與理論的博士學位。
陳昱榮近期的大部分藝術作品源於空間、個人情感和相關經歷。他的藝術作品通常包含現成物品,成為自我情感敘事的一部分。在開發作品的過程中,他通過收集和分析大量材料,作為創作概念的基礎。跨域經歷使他使用的創作媒材極為多元開放。近期,他的焦點在於視覺和聲音在空間中的互動,也故意強調日常生活中微妙變化,透過聲音和視覺手段將隱藏的訊號呈現在空間中。
水谷篤司
《幻影風景》|2022
朝代畫廊
1975年生於日本崎阜,2000年取得東京造形大學美術系第二類雕塑類學士,2002年取得沖繩縣立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除自身創作外,亦多次策劃台灣及日本兩國之間交流展覽,並參與多項公共藝術計劃。
1975年生於日本崎阜,2000年取得東京造形大學美術系第二類雕塑類學士,2002年取得沖繩縣立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除自身創作外,亦多次策劃台灣及日本兩國之間交流展覽,並參與多項公共藝術計劃。
洪郁雯
《21g》|2024
朝代畫廊
洪郁雯自小旅居各國,受多元文化薰陶的她,對身處環境的人事物總是抱持開放及好奇地的態度,喜歡提出疑問,與社會對話。於海外取得碩士學位後,開始回頭思索根源,並選擇以立體編織作為創作手法,源自於其祖母傳承下來的技藝。洪郁雯將這項傳統技巧與色彩豐富的銅線結合,並加入燈光的作用,讓作品視覺如雲煙般纏繞在空間中,產生陽光透過樹林,或是海浪波光粼粼般的詩意。她的作品常常透過各種媒介探索並實驗不同的可能性,運用豐富的色彩,思考人造現實、消費文化和事物一體兩面的觀點。與人開啟對談,並從藝術中找尋身為人類的使命和意義。
洪郁雯自小旅居各國,受多元文化薰陶的她,對身處環境的人事物總是抱持開放及好奇地的態度,喜歡提出疑問,與社會對話。於海外取得碩士學位後,開始回頭思索根源,並選擇以立體編織作為創作手法,源自於其祖母傳承下來的技藝。洪郁雯將這項傳統技巧與色彩豐富的銅線結合,並加入燈光的作用,讓作品視覺如雲煙般纏繞在空間中,產生陽光透過樹林,或是海浪波光粼粼般的詩意。她的作品常常透過各種媒介探索並實驗不同的可能性,運用豐富的色彩,思考人造現實、消費文化和事物一體兩面的觀點。與人開啟對談,並從藝術中找尋身為人類的使命和意義。
張騰遠
《未來樹》|2023
琢璞藝術中心
1983年出生於高雄,目前工作室在台北。張騰遠曾獲2008高雄獎首獎、2009台北獎優選,並於2016年獲選文化部計畫至紐約駐村。自2012年起,以末日考古為概念, 透過架空的手法,創造一個虛擬的末日故事,以平面繪畫、動畫空間裝置以及複合媒材等作為其概念的承載體。作品中,張騰遠擷取東西方繪畫裡的元素,將其符號化,重新建構,創造混合的新視覺畫面。喜歡跨界合作,並將合作所獲得的靈感,再注入藝術創作之中,使其創作不斷地有創新的元素融合。近年持續在大阪、東京、台北、巴黎、香 港、釜山、馬德里等地發表新作。
1983年出生於高雄,目前工作室在台北。張騰遠曾獲2008高雄獎首獎、2009台北獎優選,並於2016年獲選文化部計畫至紐約駐村。自2012年起,以末日考古為概念, 透過架空的手法,創造一個虛擬的末日故事,以平面繪畫、動畫空間裝置以及複合媒材等作為其概念的承載體。作品中,張騰遠擷取東西方繪畫裡的元素,將其符號化,重新建構,創造混合的新視覺畫面。喜歡跨界合作,並將合作所獲得的靈感,再注入藝術創作之中,使其創作不斷地有創新的元素融合。近年持續在大阪、東京、台北、巴黎、香 港、釜山、馬德里等地發表新作。
王仲堃
《場》|2022
就在藝術空間
1982 出生於台灣高雄,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及科技藝術研究所。
他的聲音作品具有一種音樂性,刻意把「聲音」的抽象性解放出來,轉化為較為具象的音樂。對作者而言,聲音作為一種概念的傳達,必須從對其意義及內涵理解;而音樂的情感表達能融入一種真實情境讓我們從中感受。用心理層次來看,透過聲音與音樂之間的流轉,聽者得以以理性、邏輯的方式去掌握聲音,同時以感性與體驗的方式去感受音樂,作品就是存在一種體驗式的感知,但這無非意味著聲音不能用語言翻譯,它只能成為它本來的東西。
1982 出生於台灣高雄,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及科技藝術研究所。
他的聲音作品具有一種音樂性,刻意把「聲音」的抽象性解放出來,轉化為較為具象的音樂。對作者而言,聲音作為一種概念的傳達,必須從對其意義及內涵理解;而音樂的情感表達能融入一種真實情境讓我們從中感受。用心理層次來看,透過聲音與音樂之間的流轉,聽者得以以理性、邏輯的方式去掌握聲音,同時以感性與體驗的方式去感受音樂,作品就是存在一種體驗式的感知,但這無非意味著聲音不能用語言翻譯,它只能成為它本來的東西。
加藤智大
《anonymous-grid human #6 》|2023
帝塚山画廊
1981年生於東京,2006年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Tama Art University)工藝設計研究所。加藤嘗試利用金屬來定義社會中的邊界,近期則致力於發展「匿名」系列作品。透過3D掃描儀掃描有犯罪前科或武器的個體,再製成視覺效果強烈且結構特殊的鐵雕作品。同時,加藤持續進行「氧化鐵畫」的系列創作,他將氧化鐵碎料製成原創塗料,是一種對「鐵」本身的模擬,藉此有意識地模糊「鐵」的定義。
1981年生於東京,2006年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Tama Art University)工藝設計研究所。加藤嘗試利用金屬來定義社會中的邊界,近期則致力於發展「匿名」系列作品。透過3D掃描儀掃描有犯罪前科或武器的個體,再製成視覺效果強烈且結構特殊的鐵雕作品。同時,加藤持續進行「氧化鐵畫」的系列創作,他將氧化鐵碎料製成原創塗料,是一種對「鐵」本身的模擬,藉此有意識地模糊「鐵」的定義。
謝榕蔚
《晦映》|2023
伊日藝術計劃
1991年出生於臺灣臺中,2014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2023年畢業於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謝榕蔚以原子筆為創作媒材,透過紙上勞動、規律、重複堆疊,製造一理性的秩序感;在刻意與非刻意的深淺與排列差異中,產生視覺的韻律。他除了在平面繪畫創造抽象空間,也現地製作符合場域屬性的繪畫裝置;擅用光源的控制,在明亮中截取暗的片刻,或在黑暗中抓住光的剎那。從平面到展呈,他有意識的擾動繪畫與空間的平衡,牽起一條細線,讓觀者串連兩者的神經。
1991年出生於臺灣臺中,2014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2023年畢業於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謝榕蔚以原子筆為創作媒材,透過紙上勞動、規律、重複堆疊,製造一理性的秩序感;在刻意與非刻意的深淺與排列差異中,產生視覺的韻律。他除了在平面繪畫創造抽象空間,也現地製作符合場域屬性的繪畫裝置;擅用光源的控制,在明亮中截取暗的片刻,或在黑暗中抓住光的剎那。從平面到展呈,他有意識的擾動繪畫與空間的平衡,牽起一條細線,讓觀者串連兩者的神經。
辛綺
《地景切片-伐光》|2023
特約藝術家
出生於1993,2015年畢業於臺南大學美術系,「艸非火工作室」創辦人之一,現為龍崎光節「空山祭」策展人兼藝術家。
在瀨戶內海參與了群眾共創藝術的體驗後,《光蟲》系列開始向融合環境轉化,芭蕉林裡出現了工筆般螢光線條所構築的《光之生態圈》;而後「大型場域」的再現便成為了主要的題材,《消逝的駐留》重現過的時空切片,有已經倒塌的巨木、蒸發的河流、缺水的瀑布、光禿的鐘乳石洞等等,使用具有「歲月痕跡」的金屬線,織成過去時間的某一片段中,曾存在的地景;辛綺此一系列,就像是將時空切成片段,放上載玻片,壓縮、照射、看見。
出生於1993,2015年畢業於臺南大學美術系,「艸非火工作室」創辦人之一,現為龍崎光節「空山祭」策展人兼藝術家。
在瀨戶內海參與了群眾共創藝術的體驗後,《光蟲》系列開始向融合環境轉化,芭蕉林裡出現了工筆般螢光線條所構築的《光之生態圈》;而後「大型場域」的再現便成為了主要的題材,《消逝的駐留》重現過的時空切片,有已經倒塌的巨木、蒸發的河流、缺水的瀑布、光禿的鐘乳石洞等等,使用具有「歲月痕跡」的金屬線,織成過去時間的某一片段中,曾存在的地景;辛綺此一系列,就像是將時空切成片段,放上載玻片,壓縮、照射、看見。
bottom of page